走进金湖

Go to Jinhu

金湖历史

  •  先秦—汉代初期(公元前118年)

新石器时期,有先民在此生存,约4000年前,帝尧出生于当今塔集。禹划九州,金湖隶属于扬州之域;商朝时期,地在徐州;西周时期,隶属于吴国;春秋战国时期,初属吴国,吴国灭亡后归属于楚国;秦朝时期,实行郡县制,隶属东海郡东阳县;汉代初期,隶属于东阳县。

jin_hu_xian_li_shi_.jpg

  • 汉武帝元狩五年(公元前118年)—1958年

汉武帝元狩五年(公元前118年)由东阳析置高邮县,今县境金南、金沟、塔集、天堂集一线以南地区属之,余属东阳县。汉武帝元狩六年(公元前117年)东阳县析置射阳、平安县,建平安城,今县境金南、金沟、塔集、天堂集一线以北地区属平安县,该线以南属高邮县,戴楼一隅属东阳县。平安县是本土立县之始,距今(2012年)已2129年。属高邮县部分自公元前118年起无变,一直延续到1958年,长达2076年。

jin_hu_xian_li_shi_2.jpg

王莽时期,改平安县为杜乡县,高邮、东阳无变。

东汉,恢复平安县,高邮、东阳县如故。

三国时期,地在曹魏。金湖、高邮地区乃曹魏与东吴对峙的前沿阵地,曹魏虑其民被东吴所掠,令民北迁,民恐,纷纷渡江南下,平安、高邮、东阳三县俱荒。魏将邓艾在今县境及洪泽县部分地区屯田,筑白水塘,建石鼊城。

西晋,平安并入射阳县。县地分属射阳、高邮、东阳三县。史学家皇甫谧诠释《史记》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尧帝下所注“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”中的“三阿”即今县所属之塔集。

jin_hu_xian_li_shi_3_0.jpg

东晋,东晋偏于江南,版图狭小,地在东晋。境内三阿侨置幽、兖二州。太元四年(公元379年)前秦与东晋在境内发生“三阿之战”。

南北朝时期,南齐于平安城置安宜县,于石鼊城立阳平郡。南梁于安宜城置东莞郡,并由石鼊城移阳平郡来治。高邮析置竹塘、三归县。南陈废东阳县,安宜、高邮如故。北周以石鼊城置石鼊县,原属东阳县的今戴楼一隅改隶石鼊县。

隋朝,随初石鼊县并入安宜县。高邮县无变。大业十一年(公元615年)冬,杜伏威率领的起义军攻克安宜城。安宜城遭杜伏威屠焚。

唐朝,唐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安宜县移驻大运河以东之白田(及今宝应县城),唐上元三年改安宜为宝应县。地分隶宝应、高邮二县。

宋朝,宝应、高邮县如故。

元朝,改高邮为府,改宝应为安宜府。安宜府寻废,仍宝应县。

明朝,高邮改府为州,宝应仍为县。

清朝,宝应县、高邮州无变。

中华民国,宝应县如旧,高邮改州为县。

  • 1958年-1959年

中华人民共和国,1958年4月隶高邮县的部分(时叫闵塔区)划属宝应县。同年宝应县在宝应湖西地区(即今之金湖县域)设立“湖西工委”暨“湖西办事处”,结束了东南一隅(闵、塔地区)长达2076年的隶属高邮县(州)的历史,而归于一体。195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批准设立金湖县,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第100次会议通过设立金湖县的决定。金湖新县的诞生,是金湖地域新纪元的开始。

jin_hu_xian_li_shi_4_0.jpg

中华人民共和国,1958年4月隶高邮县的部分(时叫闵塔区)划属宝应县。同年宝应县在宝应湖西地区(即今之金湖县域)设立“湖西工委”暨“湖西办事处”,结束了东南一隅(闵、塔地区)长达2076年的隶属高邮县(州)的历史,而归于一体。

  • 1959年—至今

1959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批准设立金湖县,1959年建县时,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“金湖”,寓意着“日出斗金”。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第100次会议通过设立金湖县的决定。金湖新县的诞生,是金湖地域新纪元的开始。

1960年4月29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0次会议通过设立江苏省金湖县的决定,决定曰:“设立金湖县以宝应县的宝应湖西地区为金湖县的行政区域。”至此,这块北有白马湖、东北有宝应湖、东南有高邮湖,内藏泗湾湖、洒火湖和诸多河汊的水面积占总面积(1390多平方公里)三分之一的神奇土地,结束了她自唐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安宜县移驻大运河以东之白田(即今宝应县城),使本土无治,而分属宝应县和高邮县(州)长达1300多年的历史,开始新的纪元。建县时,金湖县11个人民公社,189133人。

jin_hu_xian_li_shi_5.jpg

如今,县域总面积1394平方公里,其中水面420平方公里,人口37万,现设10个镇、1个省级开发区、7个国有农林场圃、3个部队(武警)农场。境内绿堤纵横、荷塘遍布,全域美景、风光旖旎,素有“淮上明珠”、“荷花之都”、“鱼米之乡”之美誉,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荷文化之乡、中国荷文化传承基地、中国湖鲜美食之乡,创成了国家园林县城、国家卫生县城、国家生态县等品牌,是一个金光闪闪、湖光粼粼的好地方。